返回栏目

130.洪福之望

发布时间:  浏览: 次  编辑:admin
130.洪福之望

伴奏
示唱


第130首  洪福之望
I Saw One Weary
安妮.史密斯(Annie.Smith,1828,3,16-1855,7,26)作词,科尔斯(George Coles,1792,1,2-1858,5,1)作曲
噢!不要在我的长眠之处洒泪;
  不要为死者,要为生者哭泣;
  脱离了人生的重负和不幸,
  疲倦之人已在坟墓里得享安息。
  我今渴望安歇在孤寂的坟墓中,
  因耶稣的脚步已照亮死荫之地;
  在盼望中死去的人不久将重逢,
  亲爱的朋友们和他做王到永恒。
这首有力而又勇敢的歌词是一个年轻的女子,即本诗的词作者在1855年临死前写下的。她短暂的一生见证了她的信仰,她的艺术创造力,以希望的话,为我们教会留下了深远的影响。安妮·利百加·史密斯是一名复临信仰的先贤。
安妮.史密斯出生于美国新罕布什尔州西威尔顿,十岁时就受洗加入浸信会了。然而,安妮和她的家人在1844年放弃浸信会的信仰,加入了米勒耳复临运动。当那年10月22日大失望来临时,安妮决定将她的精力投入文学艺术的创作生涯中。
安妮花了六年的时间在七所不同的地区学校中学习。她在马萨诸赛州的查尔斯顿神学院度过了六个学期。那是一所不分教派的神学院,每周都有圣书课,要求学生每个星期日参加两次聚会。1851年,她因眼疾而放弃了教学工作。
在这些年间,安妮的母亲很为她担忧。当贝约瑟拜访史密斯一家的时候,她就把自己的忧虑向他倾诉。贝约瑟敦促史密斯太太告诉安妮他将要在波士顿讲道,并邀请她参加。
  那天夜里,安妮·史密斯和贝约瑟做了相同的梦:在贝约瑟讲道的房间里,每个座位都被坐满了,只有一个位子还空着,这时门开了,一个姑娘(安妮)在最后这个空位上坐下。
  安妮在第二天晚上去赴会的路上时候迷了路,当她在房间里的最后一个空位上就坐时,梦境成了现实。当她重述梦境时,她深深为此事所打动。之后,安妮很快就献身于复临信仰了。
  1851年9月16日,就在贝约瑟布道会之后数周,安妮的诗作《不要怕,你们这一小群》被刊登在《评论与通讯》上。编辑怀雅各对此印象深刻,他坚持让安妮来纽约,为《评论与通讯》做编辑的工作。
 安妮对是否接受邀请感到犹豫不决,她向怀雅各解释说她的视力问题使她难以胜任这种工作。当她在神学院学习艺术时,安妮用眼过度,据说在创作一幅波士顿的速写之后,有8个月的时间她几乎甚么也看不见了。但是,最后安妮终于放弃了她在艺术事业上的梦想,接受了怀雅各的邀请,搬到罗切斯特。
工作不总是容易的。经济常常很拮据,复临运动又常遭到人们的讥笑和批评。在以后的三年里,安妮为《评论与通讯》辛勤地工作,最后她终于受托在怀氏夫妇不在时全权管理这份刊物。她继续施展她的创作能力,发表了45首圣歌和诗歌,英文《教会诗歌》(CH)有她写的十首诗歌,其中有三首收录在我们今天所用的诗歌选里:《还有多远?》(1853年《SDA赞美诗》439首、中文《赞美诗》131首、《颂赞诗歌》197首)、《洪福之望》(1852年,《SDA赞美诗》441首、中文《赞美诗》130首)、《苍茫群山》(1851年,《SDA赞美诗》447首、中文《赞美诗》132首)。
  人们对安妮的一生了解还很粗略,有的地方不大清楚,只能靠猜测。虽然安妮对复临运动忠心不移,但安妮对约翰·尼文斯·安德烈的个人感情却以深深的失望告终。在安妮为《评论与通讯》工作的期间,安德烈也住在罗切斯特,似乎有迹象表明两个人有可能结为连理。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,安德烈却移情安吉莉娜·斯蒂文斯,伤透了安妮的心。
  “安妮的失望要了她的命,”怀爱伦在给安德烈的一封信中写道。1854年,安妮因患肺结核回家休养。在附近的一个疗养胜地接受水疗一度带来希望,但很快她的病情又恶化,一切希望都成了泡影。
  当她清楚自己已不久于人世时,安妮把眼光放在一个最终目标上:编辑一本自己的诗集。她的兄弟乌利亚·史密斯当时也是《评论与通讯》的一名编辑,他回到家中协助她出版诗集。她完成诗集后又活了10天。为了纪念他的姐妹,乌利亚画了一朵她最喜欢的花:牡丹,刻印在诗集的扉页上。
安妮的母亲在一本刊物上叙述了女儿的死,描绘了安妮怎样平静而坦然无惧面对死亡。“天开了,”安妮喊道。“我要在第一次复活时醒来。”
  年仅27岁的安妮·史密斯度过了默默而又忠于信仰的一生。她所写的诗歌和圣诗经受了岁月的考验流传下来,给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户,使我们能够瞥见过去那场主要由青年人推进的运动:那些充满艰难、牺牲,和献身于伟大事业的日子。她在伤心痛苦之中,仍然为善不辞劳苦。她的一生是服务的一生,是为后人铺路的一生,使得后人得以传扬基督,使我们为归家早做预备。她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光辉的榜样。
  再过不久,就到天乡,
  天路旅客,满心欢畅!
  不再辛苦,不再流浪,
  不再愁烦忧伤;
  不再哭泣,不再惊慌,
  不再迷途,不再彷徨,
  幸福无极,快乐无量,
  天家永享安康!
她和他兄弟合编的赞美诗集《地上和天上的家》是在她去世前十天完成的,于1856年出版。
 
曲作者乔治.科尔斯出生于英国,22岁开始传道,1818年移民美国,长期担任教会刊物的编辑,富有音乐天才,是一位出色的歌唱家。

    相关文章Related

    返回栏目>>

    首页   |   关于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