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栏目

243.奔向锡安

发布时间:  浏览: 次  编辑:福三哥
243.奔向锡安

伴奏
原唱




第243首 奔向锡安Come,We That Love the Lord 瓦茨(Isaac Watts, 1674-1748)作词,劳里(R .Lowry,1826,3,12-1899,11,25)作曲 凡敬畏主的人,应当快乐欢腾, 同心和声赞美祂名,在宝座前颂恩。 人未明主的爱,就必不知感戴, 但主选民蒙恩前来,赞美主恩万代。 虽未走到天城,虽未入珍珠门, 顺从主命快乐万分,有永福临其身。 故今日高声唱,眼泪也都擦干, 以马内利领我向上,到佳美之天乡。 今同心往锡安,荣美的荣美的锡安; 大家同心前往锡安,那荣美的上帝圣城。 词作者瓦茨出生于英国独立教会一位执事的家庭。当时不属国教的信徒横遭迫害,瓦茨的父亲曾因此被捕入狱,但他们全家人都信仰坚定,刚强不屈。母亲常抱着小瓦茨去探监。由于家境贫困,营养不足,小瓦茨从小身体虚弱,身体矮小。及至长大无钱上学。曾有人愿出资供他上学,但以毕业后要在国教内任圣职为条件,遭到他父子的坚决拒绝,毅然决定自己到伦敦私立学校半工半读。 瓦茨从小就表现出文学方面的才华。18岁那年他从伦敦学校回家度暑假,在参加礼拜后,他指出所唱诗篇实在平淡乏味。担任该堂执事的父亲对他说:“青年人,你不要消极地指责和批评。你说不好,请你写点好的给我们吧!”他接受了这个挑战,回家后就根据《启示录》第5章写了一首八节的长诗,题为《颂赞被杀的羔羊》,下周带到教会,让信徒群众试唱,受到他们热烈的欢迎。他们要求他继续写下去。于是他几乎每周都写一首,到他21岁时便积累了一百多首,先后出版了好几本圣诗集,其中以1707年问世的《圣诗与灵歌》和1719年出版的《以新约的言语仿写大卫的诗篇》,最为脍炙人口。这些以旧约的诗篇为依据所写的具有福音特点的现代圣诗,为教会的崇拜增色不少。 瓦茨虽然很有才华,但为人和蔼可亲,平易近人,通情达理。他一生健康欠佳, 却坚持登台讲道,诲人不倦。 瓦茨在1712年因身体不佳,就接受了伦敦阿布尼爵士夫妇的邀请,到他家别墅休养。原定做客一星期,谁知一住就是36年,直到去世。瓦茨的许多诗文是在这个别墅内写成的。除写圣诗以外,瓦茨还将《诗篇》译为韵诗,且着《逻辑学》一书,英国牛津大学曾选作课本。1728年爱丁堡大学授予他荣誉博士学位;他的名字被列入《英国诗人传》之中。他去世后,英国威斯敏斯特教堂特为他立了一个纪念碑。 瓦茨一生写诗600余首,在当时是一个最高记录,难得的是至今仍有许多为人传诵不衰。   瓦茨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基督徒对荣美天乡的向往和追求。诗人用最美丽的语言描绘了主耶稣为信徒所预备无限美好的家园。当我们在这充满危险和苦难的世界中行走的时候,天家的盼望将给我们带来鼓舞和安慰。因为今生的一切都是暂时的。我们要在永恒之中找到我们心灵的归宿。 曲作者劳里出生于美国费城。大学毕业后,担任费城,纽约布鲁克林等地浸会教堂的牧师。1869至1875年兼任母校修辞学教授,离校时母校赠送他荣誉神学博士学位。1875年起至1899年去世,一直任新泽西州普兰菲尔德地方浸会牧师。他自幼爱好音乐,但并没有专学音乐,直到他41岁后才致力于福音音乐圣诗的编写,并自己作曲配和声。有人问他:“你怎么又能作词又能作曲并能配以和声呢?”他回答说:“我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办法。有时,音乐曲调在我心中出现,而词句也随着出来了,词与曲就配合得很好。我常常注意着自己的心境,无论是在家中,还是走在街上,任何事物触动了我的灵感,我就马上抓住它,把它记录下来。我有时在报纸的边上或一个旧信封的背面,把我的灵感记录下来。我觉得我的头脑就象一架常转动的纺车,音乐从其中流了出来,有时并不注意在我头脑里流出来的曲调是C调还是A调,只有当我把它写在纸上时,才想它当用什么调。我在纸上一面写,一面把它完成,成为一首曲调,然后再到管风琴上去试奏,不是先试奏而后写出,而常常是曲调与词一同写出。” 劳里还说:“我有时宁愿写赞美诗可以长期流传下来,影响很多的人,因为讲道完毕后常常会被人遗忘。”的确,他当时讲道的听众只有一千人,而他所写的赞美诗多年以来却有成千上万的人在颂唱。劳里牧师一生编辑过十八种不同的赞美诗集。

    相关文章Related

    返回栏目>>

    首页   |   关于我们